合同文本:完整的合同文本包括主合同、补充协议及变更协议。合同条款中,标的、数量、质量、价款或报酬、履行期限、地点和方式、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需重点关注。同时,审查合同是否存在格式条款,格式条款若存在免除提供方责任、加重对方责任、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况,可能被认定无效。
劳动报酬资料:整理工资发放明细,包括基本工资、绩效工资、奖金等构成及发放时间。加班情况需提供加班申请单、加班考勤记录、加班工资支付凭证,明确加班时长及应得加班工资计算依据。对于带薪年假、病假、婚假等福利待遇,收集休假申请审批记录,了解用人单位相关规定及劳动者享受情况。
其他相关信息:了解用人单位性质、规模、行业特点,不同性质用人单位在劳动法律法规适用上可能存在差异。明确劳动者具体诉求,如支付拖欠工资、经济补偿金、赔偿金,或恢复劳动关系等。记录劳动者为解决纠纷已采取的措施,如与用人单位协商过程、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记录等。
产品质量纠纷
产品购买凭证:购买产品的发票、收据、购物小票等,明确产品购买时间、地点、购买金额及产品信息,证明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关系。
产品质量问题证据:拍摄产品质量问题照片、视频,详细记录产品存在的质量缺陷,如产品损坏、功能失灵、不符合产品说明书描述等情况。若可能,保留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实物,以便进行质量检测。
产品说明书及合格证明:产品附带的说明书,明确产品的使用方法、性能指标、质量标准等。产品合格证明,如出厂合格证、质量检测报告等,用于对比产品实际质量与合格标准的差异。
与商家沟通记录:消费者与商家就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沟通的聊天记录、电话录音、函件等,证明消费者已向商家反馈质量问题,以及商家的回应态度和处理意见。
损失证明: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人身伤害,提供医院诊断证明、医疗费用发票、误工证明等;导致财产损失的,提供财产损失清单、维修发票、财产评估报告等,证明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实际损失。